而无比清越,如鹤唳凤鸣;时而慷慨激昂,时而沉郁顿挫。
长啸声在万米高空无限发散,混杂着飞机的轰鸣,都市的喧嚣,倒是没有过于惊世骇俗,倒是在偏僻山村,有许多人听到了这难得的“仙音”。
整整半个时的长啸,段宇钟仿佛吐尽了全身所有浊气、所有抑郁、孤寂等不良情绪,也吐尽了所有心灵的束缚。
思绪如同自由的飞鸟,尽情地在昊天元气海中,地球大气层中遨游,甚至还感应到了月球意识。
以往他的思维与昊天元气海相合,往往都会借用昊天阳神的力量,而且体会到的尽是历史长河的沉重、浩渺,而且似乎每次都是带着使命和目的。
但段宇钟这次放飞了自己的身体,也放飞了自己的心灵,并且抛下了一切依仗,一切外物。
紫微帝星神格被他留在了一号时空,附身九霄真人刘承佑;昊天阳神被他留在川滇黔地区,率领五脏神一起改造当地的自然环境。
他这次飞起了,全凭自己地仙级的肉身和地仙级的境界,完全没有借用传国玺法宝和时空宝镜的力量。
飞起来后,因为人类离开大地腾空而起的本能反应,他感觉特别自由,特别轻松愉快,于是就放飞了自己的心灵。
而这次放飞心灵,他不带任何目的,全凭自己的喜好。所以不但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而且也感受到了历史长河的另一面。
浩瀚无垠的历史长河,记载了人类及其它一切生灵的所有历史。正如同人类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各种不同滋味一样,人类的历史也不仅仅只有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很严肃的正剧。
也有普通人的诙谐幽默、嬉笑怒骂的喜剧、活剧。李太白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其实,人类能记住的,更多的不是帝王将相的事迹,反倒是才子佳人、梁山伯祝英台之类的爱情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
是非成败转眼成空,唯有诗词歌赋等表达人类个体心情、感情、情怀的文化遗产,被人千古传诵。
所以段宇钟顿悟到,人何必活得那么累呢?各人有个人的活法,墨子摩放踵以利天下,孔子周游列国,固然值得敬佩。
但老子淡泊无为,庄子逍遥游世,陶渊明等隐士寄情山水,也都各自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别很多历史大事,都是当时的历史人物在饮食起居、歌舞宴乐、打猎游玩中决定的。
把历史想得太沉重,把人生的意义和使命感看得太重,这是段宇钟一贯的弱。
如今心境一转,就发现了他这种不正常的心里的由来。先是时候生存环境太艰苦,逼的他不得不早熟懂事起来。
后来获得了奇遇,有了法宝和强大实力,却还来不及享受一下,又受到补天石残留的意识的影响,背上了改善地球生态环境的使命。
并且充分发扬“自干五”的愚蠢精神,自己给自己背上了振兴道门和复兴华夏文明的抱负(包袱)。
其实,就如《金刚经》所的,佛言度尽众生,而实际上众生何尝需要佛来度。《道德经》也讲“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人固然不能妄自菲薄,认为自己就是个废物,但也不能妄自尊大,将自己当成救世主。
就算是真的相当救世主,也不妨放轻松,更不要觉得没有自己这个救世主,就会如何如何。
其实“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地球离了谁也照样转,天也不会轻易塌下来,我们完全不必杞人忧天。
所以,在这次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放飞中,段宇钟就在空中顿悟了。过往的一切都随着那一阵长啸,彻底的告别和埋葬了。
段宇钟这次能够顿悟,一来是初步达成了补天石的愿望,二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