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别打我外汇的主意,另外,别求我贷款,真不需要(6 / 8)

“我们目前的产品,都是实验室生产,人调回来了几十人,生产两千个BP机并不需要太长时间,有些能自己制造的设备,我的机加工车间之前就在开始制造了……后期,这些产品的生产,我会转移给冯氏电子,由他们代工……”

谢旸解释着。

要是不解释,怕是会没完没了。

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这种自己只负责研发技术,设计开发产品,把产品交给代工厂来加工的企业。

大多数都是国际巨头才这样干的。

一方面是节约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快速地发展。

“不错,咱们国内就是缺乏这样的企业,只要有高科技产品,对于制造业也会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一开始咱们的改革开放就是希望以制造业为基础……”

周齐桐大喜。

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上级会透露要提拔自己了。

可能谢旸搞出来的BP机,上级已经知道旸宏科技搞了一些什么了。

毕竟,谢旸把相关的技术都上报到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了。

何况,谢旸这样干,到时候发展的不只是一家公司,而是一个依托旸宏科技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代工?你们自己生产不好么?这样更好控制质量以及产能啊。”

孙铭盛有些不理解。

谢旸自己干,需要的资金才会更多。

规模大了,申请贷款也更容易。

把产品交出去代工,总觉得生产什么的不会受到控制。

“普通工人我们不需要太多。只保留一部分的实验生产车间,用来生产样品,研究大规模生产的工艺等……如此才能节约更多成本,同样也能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内容。”

谢旸说道。

时代不同,思维模式是不一样的。

对于周齐桐等人的这种想法,谢旸理解,却没法苟同。

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就没有几个会自己保留生产工厂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代工厂出现。

“另外,只有实现专业化的分工,整个生产系统才能快速升级。如果都是一家企业全做了,配套跟不上,也白搭……比如,冯氏电子要代工我们的BP机,为了节省成本,他们就必须上集成电路生产线……”

谢旸说到这里,玩味地笑了笑。

不只是冯氏电子,还有韩秉睿那边也准备建厂呢!

“对了,田主任,或许你可以跟韩家村的韩氏商贸联系一下,也许韩秉睿会搞一个投资数千万的电子厂……”

想到田兴志对自己还是不错,帮着争取了不少的政策。

作为招商引资负责人,肯定是有考核的。

韩秉睿如果脱离了韩家村,到别处建厂,运输成本虽然不高,时间久了,就不一样了。

以韩秉睿的精明,肯定会靠近旸宏科技。

田兴志顿时大喜。

问谢旸要了韩秉睿的联系方式。

“你们明天来,是要参观考察?”

事情聊得差不多,谢旸问起几人来自己这边的目的。

“不,也是为了你们的资金而来,周主任担心你们资金不够,找我来给你们解决问题。”

孙铭盛没好气地说道。

感情谢旸不是等着他们主动送钱上门,而是人家自己本来就有着完善的方桉。

“虽然没有宣传,整个特区的领导都知道旸宏科技的情况,也希望看到新的招商引资方桉的具体效果。”

周齐桐并没有否认。

也不会担心谢旸觉得管委会重视就膨胀起来而什么都不说。

三人都是一条船上的。

“感谢领导,如果真的需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