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来闲唠叨了。(1 / 2)

调教大宋 苍山月 2455 字 3个月前

好吧,苍山月你这个厚颜无耻之人,坏到流脓!没救了!

诸位满意了吧?

放心,我不会改的....

...

今天脑子胀的很,下雨,阴冷。

憋了一下午也没憋出个半个字儿来,所以来找大伙儿聊聊天,找找灵感。

昨天用苏轼的词打了苏轼的脸,一下都炸了,平均每章不超10条的“章节评论”半个小时就刷了三十多条。

挺好的,苍山这坏人的名声算是坐实了。

很高兴,因为这就是网文的魅力所在,写出一章立马就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喜欢这种感觉,希望客官们继续。

....

当然,好的反响虽多但也总得有不好的。不多做解释,苍山以后尽量注意。

这里只是想替所有的历史作者说句公道话。

有的书友说:“怎么所有的历史书,翻来复去,抄的就是那几首诗、几首词?就没点新鲜的了?什么水平啊?”

有新鲜的。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柳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

很少有人读过这首词吧?写的是什么?谁写的?好在哪里?如果单拿出来,你们看着是不是一脸懵逼?

历史文抄诗词这是必然,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想写好一个抄诗的桥段,不单要情节够突出,而且抄来的诗词要附和意境、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不然就是瞎抄。

中秋节我抄个《满江红》不合适,同样作者抄个九成九的人都没听过的词,你们也得认可才行吧?

所以抄词的同时,词要合境、意要达心。还要有极高的辨识度,减少因注解旁白出戏的可能。这很重要。

那么什么样的词让人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谁写的,表达什么意思呢?

也就只有那么几首了吧?

“明月几时有”写中秋的,《满江红》爱国的,“人生若只如初见”骚包耍帅的。

这就是名词名句的辨识度,不用作者再破坏整体文章的连贯性去特别交代诗词背景、意境的现成货。

就比如刚用过的《听颖师弹琴》,你们回头再看苍山用了多少笔墨去说明这首诗的成因和意境?还要刻意去渲染气氛?

可即使渲染了那么多,苏子瞻最后把《听颖师弹琴》改成宋词,似乎你们的反响也不是很大吧?甚至没当回事儿。

殊不知,苏轼改那首词从技术层面和美感上都比《水调歌头.丙辰中秋》牛的多。

这就是它的天然缺失,知道的人太少了。

所以以后看历史文,别喷作者就会那几首词。真的是能用的太少了。

当然,喷我没事儿,自己都觉得自己挺坏的...苏小轼,我是会补偿你的....

....

——————

接下来是加v群的问题,有人问怎么加,有什么条件。

这里说一下,只要全订就行,群号在简介,入群给管理全订截图。之后就什么都不用了,没有定期审核什么的,也没有涨条件那一说。只要全订,之后订不订都全凭良心。

昨天被踢出来的那个,不作评论。兄弟自己琢磨琢磨为什么,管理也不用再多废话,再说什么煽动性的东西,禁言、删贴。也不用问我。这点事儿都没个底气,瞻前顾后,你配做唐子浩的管理吗?

...

——————

下一个问题...

章节中的感言。求票、求赏。

有的人说凑字数骗钱...

说明:所有正文以外的废话,要么就是卡在收费结点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