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那份讨伐檄文,更是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了他的心。檄文中所言字字诛心,句句属实,姬明阳虽然极力否认,但却无法阻止谣言的传播。
怒火攻心的姬明阳对着殿外大声喊道。 “来人!传朕旨意,召集文武百官,立即上朝!”
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姬明阳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他扫视着下方战战兢兢的文武百官,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地问道:“谁愿意领兵出征,平定叛乱?”
一时间,大殿上鸦雀无声,落针可闻。大臣们一个个低着头,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凌云当年一人独战八大宗师的辉煌战绩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脑海里。如今凌云手握重兵,声势如日中天,谁愿意去招惹这位煞神?
看到这一幕姬明阳心中的怒火更盛,他猛地一拍龙椅,怒吼道:“难道我大周王朝,竟无一人可用吗?!”
然而任凭他如何咆哮,依旧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请缨。绝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几乎将姬明阳逼疯了,他指着殿下的众臣破口大骂:“一群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骂完,他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只留下满朝文武面面相觑,胆战心惊。
回到后宫,姬明阳强压着心中的怒火想到了一个人——国师。国师法力高强,神通广大,上次比拼与凌云不分胜负,或许只有他才能够对付得了凌云。
然而当他派人去请国师玄寂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让他绝望的消息——国师正在闭关修炼,任何人不得打扰。
就这样凌云起兵一连三日,连夺两城,还是没有找到抵挡镇北王的人。
大周国南部,大胜关上,号角声声,战鼓雷鸣。安国公身披战甲,看完了一封信件后,紧绷的脸上露出抑制不住的狂喜之色,信中凌云自封为王,起兵造反的消息让他胸中郁结之气一扫而空。
他猛地将信笺拍在桌上,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好!好!天助我也!”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希冀的精光,对着帐外高声喝道:“来人!传令下去,召集众将,本公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帐内便挤满了披坚执锐的将领,他们一个个面露疑惑之色,步履匆匆地赶来,不知安国公为何如此急切。
安国公环视众人,高声宣布道:“镇北王华云已在北境起兵,檄文天下,讨伐昏君姬明阳!我等今日便起兵响应,共襄义举!”
说罢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寒光凛冽的剑锋直指皇城方向,厉声喝道:“姬明阳昏庸无道,毒害先皇,残害手足,罪不容诛!我等身为大周臣子,当匡扶社稷!”
“匡扶社稷!”众将齐声高呼,声震四野。安国公随即下令留下三万大军驻守边关,自己则亲率七万精锐,浩浩荡荡的杀奔皇城颖京而去。
镇北王华云的事情还没解决,一份紧急军报便送到了姬明阳手中,他匆匆展开奏折,上面鲜红的印章和急促的字迹让他心头一沉,安国公造反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耳边炸响,让他顿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新皇姬明阳紧紧地攥着奏折指关节泛起青白色,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一股无名怒火直冲脑门,他猛的将奏折拍在龙案上怒吼道:“岂有此理!岂有此理!”震耳欲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惊得殿外的太监宫女们瑟瑟发抖。
姬明阳来回踱着步却发现根本无济于事,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对着殿外高声喊道:“来人!传朕旨意,即刻召集文武百官,上朝议事!”
不一会儿文武百官便匆匆赶到金銮殿一个个神色凝重,窃窃私语着。
姬明阳坐在龙椅上目光凌厉的扫视着众人,心中却愈发冰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