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计划(2 / 4)

行了。

霍特和塞迪约都是19世纪早期生人,在经了外科浑浑噩噩的中叶后,没想到会在退休前看到这幅景象。

“就像黎明驱散了黑暗......”

“我是一种被囚困在逼仄小屋里数百年,终于一朝被人解放了出来的感觉。”

霍特眉毛微微挑起,看向自己的老友:“上一次见你这么夸人还是对我们的老师,巴黎外科界的帝皇。”

“你也知道,我那都是装的,他老人家就好这口。”

“那现在呢?”

“心悦诚服。”塞迪约不假思索。

......

达成了如此成就,让全巴黎技术最好的塞迪约都心悦诚服的卡维,这几天却似乎消失在了新闻报纸上。在新闻更迭格外频繁的欧洲文化中心,想要保持高销售量,记者就只能疲于发现新的热点。

其实像卡维这样能在各大报纸头条上连续出现好几天,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现在就算再有成就,那也是医学界的事儿,在老百姓的眼里,卡维无非就是又完成了两台手术罢了。

但这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正常现象,在这种现象深处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正常。之前冒险替换稿子,被评论报一脚踹开的萨菲特就是其中之一。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犯了报刊媒体的大忌,近乎于被封杀,接下去的半年里没有任何一家报纸敢用他。

但人是人,工作是工作,老板不要人却可以要他的工作。只要萨菲特笔杆子够勤快,积极写稿,那些报纸还是愿意支付报酬的,只是酬金要比普通记者少上许多。

他不是没想过放弃,码头最近缺人,安稳当个搬运工收入还算稳定。

可惜自尊做不到,并且码头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也不是他这个身板能承受的,干了三天就做回了老本行。

被卡维当面斥责的画面还历历在目,本着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的原则,萨菲特再次把目标对向了卡维。不过他不懂外科,也没资格再进主宫医院的手术剧场,只能结合最近看到听到的消息找点冷门的角度。

比如为什么码头最近会有那么多医生过来光顾?

而且过问的就那两三家,卖的大都是海产品,最后反复确认才知道他们都是为了从爱琴海运来的希腊海绵。可他却不清楚海绵的具体作用,也没钱去套消息,为了钱只能瞎写一通。

小报倒也无所谓,只要内容够吸引人就能卖钱,对错无所谓,先把销量拉起来再说。

这种毫无根据的猜测肯定和记者职业精神相背离,但想要维持家里的收入,他只能硬着头皮写。一篇稿子5法郎,比起原先要廉价许多,但摆脱了“事实”的桎梏后,产量提升了许多。

单是从码头回家后的两天时间,就让他洋洋洒洒写了五篇稿子。

从收入角度来看,真正做到了靠产量获胜,也稍稍缓解了他的迷茫,产生了一种“可以靠这个工作养活全家”的幼稚想法。结果第三天他就收到了受稿的新报价,因为竞争激烈,5法郎一篇的价格变成了4法郎,爱写不写。

萨菲特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写。

然而到了第五天,因为稿子质量下滑,价格也跟着下滑,从4法郎跌到了3法郎。

这个价格近乎腰斩,虽说走量可以把收入撑起来,可好点子是需要脑子去思考的。写了那么多天,能写的早写完了,没有热点新闻支撑,萨菲特窝在家里憋了好几个小时都拿不出个成篇。

加上生活条件、卖价下跌带来的焦虑,更进一步蚕食了他的灵感。

直到第七天,收稿的小报社也知道再没有了降价空间,彻底和他说了拜拜。萨菲特在这一周写了15篇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