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法奥同盟的结束,所有教师都不得不离开。
---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这一政策最初得以延续,因为法国显然需要一个东部的牵制力量来对抗其大陆敌人。
对于奥斯曼帝国而言,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个天赐良机,因为欧洲列强之间的冲突只会削弱那些其传统敌国的国家。
对于塞利姆三世(Selim III)来说,这是一个现代化的绝佳机会,旨在实现“新秩序”(Nizam-i Jedid)。
他在多个欧洲国家建立了常驻大使馆,并向法国寻求帮助。
各类专家被派遣,1795年,法国特使雷蒙·德·韦尔尼纳克-圣莫尔(Raymond de Verninac-Saint-Maur)试图建立一项同盟条约。
此外,一位名叫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的年轻炮兵军官也计划在1795年前往君士坦丁堡,帮助组织奥斯曼的炮兵。
他没有成行,因为在他即将启程前往近东的几天,他在巴黎镇压了一场暴乱,因而被留在法国,成为了当时的督政府的得力助手。
1796年,奥贝尔-杜巴耶将军(Aubert-Dubayet)被派往奥斯曼宫廷,带去了炮兵设备,以及法国的炮兵和工程师,以帮助发展奥斯曼的军械库和铸造厂。
此外,步兵和骑兵军官也将负责训练斯帕希(Spahis)和耶尼切里(Janissaries),但他们因耶尼切里的反对而感到沮丧。
随着拿破仑一世的崛起,这段关系逐渐恶化。
---
随着拿破仑一世(Napoleon I)的崛起,法国采取了强烈的扩张政策,这使其与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直接接触。
在1797年的坎波福尔米奥条约(Treaty of Cands)以及阿尔巴尼亚和希腊沿海的前威尼斯基地。
与奥斯曼帝国的关系瞬间变得紧张。
海雷丁传奇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