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汴梁群臣议事 金殿异变突发(2 / 3)

玄德至水浒 西门曹贼 1527 字 3个月前

渐渐的渗透到了自己身边。

就在几个月前,赵佶在蔡京的建议下,借着处理宗泽的由头贬了数个与太子交往甚密的官员,甚至流放了几个太子提拔的武官。

在蔡京与王黼的安排下,剪除了些太子羽翼,赵佶便又找个借口,将太子束缚在东宫,非有令不得出门。

若不是北方战事紧急,赵佶这时候已经废了太子,另寻贤者了。

只是与太子关系亲近的官员多是武将,正是战时,不便动手,没奈何才同意了高俅带着与太子无关的十节度出征。

不料十节度兵败,高俅身死,对外正在手忙脚乱之时,内部这太子却从东宫出来了。

面对赵佶的询问,赵桓挺直了腰杆,丝毫没有下拜的意思,甚至没有拱手,左手反而是有意无意的搭在剑柄上。

“儿臣前来与父皇共议国事。”太子声音不小,语气却是平常,只是这“共议国事”几个字仿佛一道惊雷在金殿众人耳畔。

“朝中之事,有朕与诸位大臣商议,太子且去东宫静养。”赵佶道,看着这扶着剑柄的儿子,赵佶感觉甚是陌生。

“我乃太子,国事就是我的家事,这殿上多有酒囊饭袋,要误了大事!”赵桓言语之间毫无尊敬的意思。

继续阅读!

“现在还轮不到你!”赵佶有些愤怒,面对这逼宫似的太子,赵佶也动了肝火,虽说赵佶只喜欢诗词花鸟,但是今天这戎装的太子,着实是触到了每个当权者的逆鳞。

“若是再轮不到儿臣,只恐江山要落到他人手里!”赵桓语气激昂。

金殿上已经有了议论之声,朝臣之间的嘀咕四起。

赵桓向前几步,转过身来,大喝一声,道:

“汝等食君之禄,今日君忧,你们却是还在争论要不要出兵,却是做得什么臣子!”

金殿又安静下来。

赵桓转过身对着赵佶道:“如今南北二贼虎视中原。那王伦的军队再有一两个月,就能到这汴梁城下,此时言退者当死!”

赵佶一惊,随即目视杨戬,杨戬看到皇帝眼神,咧了咧嘴,硬着头皮对赵桓道:

“太子殿下,今日殿下擅闯金殿,已经是闯了祸了,陛下念着太子年幼,并没有责罚之意,太子暂退,明日重新升殿,再与太子商议,这也好名正言顺...”

话还未说完,杨戬已经闭上了嘴,只因那柄剑已经搭在了他脖子上。杨戬抖如筛糠,眼神不住的望向赵佶。

赵佶拍案而起,“赵桓,你今日要干什么!还敢在这金殿上擅杀大臣么!这可是当朝太傅!”

话音未尽,杨戬尸体栽倒,原来是赵桓不等赵佶说完,便一挥剑,杨戬喉咙被锋利的剑身割开。

赵佶被这一变动吓得瘫坐在龙椅上,指着赵桓,“你这是要谋逆!来人,把这逆子拿下!”

说完话,却是无人回应,大臣们被这突然来的变故惊得呆住了。

殿上的武士丝毫没有回应。

赵佶道:“拿下,给我拿下!”可是,仍然无人回应,殿上的武士低下头,不去看赵佶。

赵桓用甲胄边上的袍子轻轻擦拭着宝剑,动作十分娴熟,他横过宝剑,在玉陛上敲击三下。

剑身和玉石做的台阶碰撞出清脆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里面传出很远。

三声之后,大殿外涌入一大批御林禁军,各个盔甲鲜明,金瓜银枪,围住了朝臣,封住了殿门。

群臣一乱,有的想要走,被刀枪吓了回来,有的要上前,也被刀枪逼住。

正在乱时,禁军领头的掣出腰刀,大喝一声:“噤声!”这人声音极大,震得金殿似乎抖了一抖。人群瞬间安静。

赵佶看到这领头的,颤巍巍道:“刘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