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慈禧太后:晚清风云背后的女人(2 / 4)

第四章:辛酉政变

咸丰帝驾崩后,局势紧张到了极点。顾命八大臣企图将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架空,独揽朝政。慈禧太后表面上不动声色,按照礼节为咸丰帝办理丧事,暗地里却在加快政变的步伐。

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的途中,慈禧太后与奕欣等人精心策划了一场政变。他们利用八大臣的麻痹大意,突然发动袭击。慈禧太后亲自出面,历数八大臣的罪行,她的声音坚定而威严,让在场的人都为之震慑。在这场政变中,八大臣被一网打尽,或被处死,或被流放。

辛酉政变的成功,让慈禧太后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她开始真正地掌控朝政,成为了大清王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坐在朝堂之上,听着大臣们的奏报,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威严。她深知,自己从此肩负起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也将对这个国家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同治之治与太后专权

同治年间,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共同垂帘听政。在初期,朝廷在两位太后的治理下,呈现出了一定的新气象。她们重用一些有才能的大臣,如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旨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增强国家的实力。工厂开始建立,新式学堂也陆续出现,军队也开始装备洋枪洋炮。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慈禧太后的专权欲望愈发强烈。她开始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亲信,打压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大臣。同治帝逐渐长大,对慈禧太后的专权有所不满,母子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同治帝想要亲政,摆脱母亲的控制,但慈禧太后却不愿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

在同治帝的婚姻问题上,慈禧太后也横加干涉。她为同治帝挑选了自己中意的皇后,但同治帝却并不喜欢。这使得母子关系更加紧张,同治帝因此心情郁闷,开始放纵自己,流连于烟花柳巷。慈禧太后得知后,不仅没有关心儿子的身心健康,反而对他更加严厉地斥责,这进一步加剧了母子之间的裂痕。

第六章:同治帝之死与光绪即位

同治十三年,同治帝因染上梅毒(也有说法是天花)病重。慈禧太后心急如焚,但她更多的是担心皇位的继承问题。同治帝没有子嗣,这让朝廷陷入了一片混乱。

慈禧太后在权衡利弊后,决定立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为帝,年号光绪。光绪帝当时年仅四岁,这意味着慈禧太后可以继续垂帘听政,掌控朝政。同治帝驾崩后,慈禧太后虽然表现出了悲痛,但她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新皇帝的培养和朝廷权力的巩固上。

光绪帝即位后,慈禧太后对他进行了严格的教育。她希望光绪帝能成为一个听话的皇帝,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在宫廷中,光绪帝每天都要学习大量的知识,包括儒家经典、历史、政治等。慈禧太后时常亲自监督光绪帝的学习,她对光绪帝要求苛刻,稍有不如意便会严厉批评。光绪帝在慈禧太后的威严下,逐渐养成了内向、胆小的性格,但他心中也有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改变现状的渴望。

第七章:光绪亲政与帝后矛盾

光绪十五年,光绪帝举行大婚,之后开始亲政。但实际上,慈禧太后仍然掌握着朝廷的最高权力,光绪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

光绪帝亲政后,对国家的现状深感忧虑。他看到了清朝在列强侵略下的屈辱和国内的种种问题,决心进行改革。他重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发动了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旨在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改革,使清朝走上富强之路。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废除八股、创办新式学堂、发展工商业等。

然而,光绪帝的改革触动了慈禧太后和守旧派的利益。慈禧太后认为光绪帝的改革过于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