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闺女的态度是改善了不少,通过枇杷膏的事情对老闺女的印象好了很多,但是,经不住许张氏这时刻的提醒,又排低老大,不由得有了几分怨气。/p
p张了张口,又无从反驳起来,脸拉沉下来,“我不跟你妇道人家一般见识。”/p
p许张氏唷嗬一声,“我才不和你一般见识,你偏心眼就差偏到姥姥家去了,老大好你去老大家里吃去啊,你吃我老闺女买的肉包子干啥子?你有骨气,你不吃!你去沾你老大的光去!”/p
p……/p
p许娇娇在记忆里搜索了一下关于许家老大的印象,不太多,就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中年读书人形象。/p
p二十多岁就中了秀才,后来一直留在县城里读书,也没有中举。/p
p娶得是青水镇上的一家独户女,现在大约四十左右了,育有一子一女,排行是许家大郎,与许家大丫。/p
p这么多年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带妻儿回来一趟,没事很少回乡下老家。/p
p在县城里是给大户人家做上门启蒙教习为营生……/p
p这边,眼看着老两口子快要吵起来。/p
p旁边的人都不敢多话。/p
p许老四只想打自己的嘴,有这么多好吃的,好喝的,他嘴贱提什么秀才大哥?/p
p赶紧劝道,“爹,娘,都别说了,托老妹的福,才有这么好吃的,咱们吃吃吃,爹,二哥,咱爷仨喝一个!”/p
p许有德被劝住了,和老四喝起酒来。/p
p许娇娇也夹了一大块粉蒸肉,送到许张氏的碗里,“娘,你吃。软糯香浓,好吃着呢。”/p
p许张氏也不再怼许有德了。/p
p这事情算是消停了半截。/p
p许娇娇又夹了一块豆腐丸子给许张氏,自己也吃了一个,“娘,这镇上什么时候开始有卖豆制品的?”/p
p已经有了豆制品,说明生产力也不是特别的落后低下。/p
p只是许家村这一块乡下太穷而已。/p
p像那种穿越到古代乡村,啥也没有,女主靠做豆腐发家致富的路子,看样子她是不用想了。/p
p现在枇杷季节过去了,她打算琢磨一下新的赚钱路子。/p
p许张氏道,“豆制品?你是说这豆腐,千张豆皮吗?早就有了啊!镇上卖豆腐的豆腐西施家里,祖上就是打豆腐的,据说都传承了上百年了,她们家的豆腐好吃,嫩豆腐凉拌,老豆腐煎炸都好吃,不过就是耗油,豆腐也不便宜,是素肉捏!我们庄户人家一般都吃不起,不是托你的福,咱们家过年都很少吃豆制品,更别提豆腐肉末丸子了。”/p
p四郎接口说,“老姑,这丸子太好吃啦,我娘说是你让豆腐捣烂和肉末裹做丸子炸的,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叫的豆腐丸子。”/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