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关于岁币的情况...” 耶律良捧着小本本,将具体情况阐述出来。 “好一个两国交流!” 耶律洪基身上杀气四溢,拔出亲卫腰间的长刀,恶狠狠的扫出。 周围的人都被耶律洪基的动作吓了一跳,立马低头不敢吭声。 “阿苏,宋廷可不是真心实意来交流的,他们是来拖延时间的!” 耶律洪基摩挲着寒光四溢的长刀,脸上阴晴不定。 “臣也是这个意思,不过宋廷能让韩明亲自北上使辽,可见其改革变法,富国图强的决心!” “因此陛下当即刻率军南下伐宋,阻止宋人的险恶用心!” 耶律良的说法让耶律洪基很是动心,不由得思索起来。 “耶律重元与耶律乙辛现在是什么情况?” 耶律洪基虽然很想现在南下,但是国内拖后腿的不少,自家的这位‘皇太叔’和北院枢密使事、赵王,现在可是势同水火。 耶律乙辛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皇室宗亲,是制衡耶律重元的最大棋子。 可目前来看,双方的争斗还没有完全公开化,这样一来就成为耶律洪基的牵挂。 他若南下,后方必定起火;他若不南下,大宋崛起指日可待。 “耶律重元目前还算冷静,从清宁九年至今(咸熙元年)开始,他似乎就主动避免对耶律乙辛发起正面斗争。” “耶律乙辛虽然屡次挑衅,甚至将其大部分人手分化下放,耶律重元依旧不为所动。” 耶律良的话让耶律洪基的眉宇皱的很深。 “朕的这位皇太叔,现在是越来越沉得住气了。” “看来要抓紧时间了,所谓时不我待,大辽决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宋人崛起!” “阿苏你附耳过来。” 耶律洪基将耶律良叫到身前,贴近其耳边小声说着什么。 皇后萧观音则是摇头无奈一笑,拿起桌上的《静远诗词》细细品味起来。 良久,等她回过神来,耶律良早已离开后花园,只剩下耶律洪基坐在自己身边。 “陛下还在忧心?” 萧观音虽然贵为一代皇后,但是比起祖上那位萧绰萧燕燕(萧皇后),可是差的不止一筹。 虽然被百姓尊称为一代贤后,但是更多的还是不插手国事内政,安心给耶律洪基管理后宫的一个角色。 “那位安阳侯可不是好相与的,从他的诗词中就能观其人的几分风范。” 耶律洪基夫妇可谓爱煞了韩明诗词,但是作为对手来说,这也是极其难缠的。 “陛下何不尝试拉拢一番,也许无功而返,但也能了却一桩心事。” 萧观音有些谨慎的说了一句。 “哈哈,若是如你所言,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耶律洪基轻笑一声,随即思索几秒。 “可惜了,当初他祖父出使辽国,先帝也对其礼遇有加,曾数次拉拢招募,都不可得。” “如今这位小韩相公,怕是也与其祖父一般,是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耶律洪基根本不做他想,虽从未谋面,但对韩明这个人的感觉就是那么简单,他是绝不会归顺北朝! “可惜了,臣妾对他的诗词还是很心生向往的,原想着能相互交流一番,看样子是不行了。” 萧观音很坦白的表述自己的对韩明的看法,毕竟她自己就是诗人出身。 “那朕此番就为皇后你求取几首这位小韩相公的佳作如何?” 耶律洪基的话让萧观音神色一喜。 “臣妾谢陛下恩典。” 耶律洪基看着展开笑颜的萧观音,不由得轻声说道:“希望他不会让朕和皇后失望,否则......”
第217章 辽国形势(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