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回到建邺(3 / 4)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2406 字 2个月前

下力挽狂澜,夺回城门。仅五人战阵一个下午就杀敌好几百。这点可信吗?”

刘义隆今年25岁,刘义康才23岁,年纪其实都不大。

但他们出身帝皇之家,根骨上乘,自幼又受到先帝刘裕的熏陶教育,都有与年龄不相符的英明睿智。

刘义隆自从当年听到王昙首推荐萧西风,就派人调查过他。

萧西风五人追随沈田子一路杀进长安城、又从长安城回到钱塘县的经历,刘义隆也清楚了。

对萧西风五人的战力,他是相信的。

但说五人一战杀敌好几百,他还是有些怀疑。

他认为可能是斥候在情报里兑了水。

起码,滑台城主官朱修之没这么报告过。

作为萧西风几人主公的刘义康,情形与皇兄刘义隆大致差不多。

他既然收留了萧西风五人,那对他们底细的摸查,比皇兄刘义隆更细。

刘义康认为,在南城门之战中,萧西风五人的杀敌数,肯定过百,甚至接近200也有可能。

但达到“好几百”,应该是夸张的说法。

皇帝刘义隆和皇弟刘义康这样判断,一是听起来太荒谬,二是有重要依据:朱修之的正式报告里,没有这么说。

朱修之的提法是:都尉萧西风五人战阵在收复南城门战役中,杀敌数超百,应居首功。

而两位皇家兄弟所不知道的是:朱修之将军非常清楚萧西风五人斩杀了多少敌军。但他却没有如实上报。

因为,滑台城被围困着,斥候送出战报,未必能成功。

为了安全起见,朱修之的战报,只能是泛泛之言。

当然啰,关于萧西风五人的事不说实话,主要是因为他们杀敌数字太过骇人听闻。

朱修之认为,没有亲眼见证的人,都不会信。

而在现场见证的人,多数是底层军士,少数是军官。

他们亲眼目睹了,尚且感觉不可思议。

何况不在现场之人。

而且,那些现场见证者,现在都被困在滑台城,也无法出面证实。

今后也许他们会一直传说那一幕。

但听说之人,估计也没人会信他们的话。

刘义康见皇兄问起萧西风五人,便答:“回皇兄,臣弟王府确实有五名府兵随朱将军出征。为首之人名萧西风,他曾经是沈田子将军北伐后秦时的先锋营军官。他们的钱塘五人战阵,在那次北伐中,应该是立下了赫赫之功。可是皇兄您也知道,沈将军他…”

刘义隆摆摆手道:“陈年旧事就莫提了。现在的麻烦是,魏军吃过他们这战阵苦头,知道其威力。滑台城降了,他们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他们投靠魏国,魏军得到一柄利器;要么,他们不从,被魏军杀掉。”

刘义康点头道:“臣弟宁愿他们被魏军杀了。”

话到这里,两人同时沉默不语。

过了许久,刘义隆道:“还有一件事,算是小安慰:萧承之将军率几百人守济南城,叔孙建率万人来攻。萧承之明知不敌,索性大开城门,吓得叔孙建不敢进城。萧将军躲过死劫。嘿嘿嘿…”

“还有这等奇事…”刘义康笑道:“置之死地而后生,空城计…这次萧承之将军的智谋、胆量、运气都逆天了啊!”

两人都同时感慨不已。

最后,刘义隆道:“四弟,朕一想起檀道济阳奉阴违、养寇自重,心里就窝火。你和殷景仁、刘湛等人议一议,趁早弄个方案出来吧。该奖还是得奖。吃了大亏,却要忍气吞声嘉奖统兵之将。也只有朕这么窝囊了!谁叫咱们底气不足呢?不过,四弟,这笔账,要好好记着!”

刘义康起身,抱拳躬身行礼。没有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