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再次被征召(2 / 3)

幸好遇见神 班门弄茶 1560 字 2个月前

提起益州,就必须说说上古九州。

上古九州里没有益州。那时,成都盆地为中心的这片区域属于九州之一的梁洲。

直到西汉设置十三刺史部时,梁洲分为益州刺史部、梁洲刺史部。“益州”这个行政单位才正式出现。

益州刺史部管辖四川盆地以西、以南地区;梁洲刺史部管理以汉中为中心的盆地东、北部区域。

南北朝时,两州都属于宋国国土。

益州刺史是刘道济。梁洲刺史是甄法护。

刘道济之兄刘粹,年轻时就追随先帝刘裕,参加京口起兵、征讨桓玄、刘毅等,立下赫赫战功,位居征北将军。

刘义隆继位后,他又随到彦之剿灭谢晦。

因此,刘粹深得刘裕、刘义隆父子信任。

在这个以“九品中正制、推举孝廉”为官场正途的时代,作为刘粹的亲弟弟,刘道济的仕途也就十分顺畅,一早做到益州刺史位置。

他本人品行倒不差,但他却纵容三名亲信部下,在益州横行无忌、疯狂敛财。搞得整个益州人神共愤、民怨沸腾。

这三人是刺史府长史费谦、别驾张熙、参军杨德年。

皇帝刘义隆曾因此下旨斥责过刘道济。

许多益州民众不堪恶政酷吏,奋起反抗。也有许多人弃籍远走,离乡背井。

这种情况被益、梁二州北边邻居仇池国主杨难当知道了。他打起了主意。

仇池国以武都郡、阴平郡为中心,立国于晋“八王之乱”时期,原先是夹在晋国(后刘宋)、西秦国、吐谷浑、胡夏等国中间的小国。管理着益州、梁洲以北的一片区域。

后秦、胡夏灭亡后,仇池国依然存在。

现任仇池国主杨难当在宋、魏两国间左右投机。

他先是接受宋国册封,成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由于与宋国梁洲刺史甄法护发生冲突,他后来投靠拓跋焘,接受魏国册封,成为其征南大将军、南秦王。

刘义隆北伐期间,拓跋焘为了牵制宋国,指示杨难当在宋国西部搅出点动静,分散宋国力量。

杨难当便派早年投靠自己的益州人司马飞龙回老家去,制造动乱。

正巧这时,刺史刘道济拟任命当地人帛氐奴为参军都护,与长史费谦推荐的人员冲突。刘道济采纳了费谦的意见。

帛氐奴对费谦怀恨在心,聚集党羽,在五城县发起造反。

杨难当见益州局势如此混乱,便按拓跋焘意思,派人带着大量财物资助司马飞龙、帛氐奴发起乱民暴动。

后来,当地人赵广也加入其中。

出乎杨难当意料的是,流民暴动有了领导人、资金、正规训练,很快发展得如火如荼。

可能是因为益州人对刘道济三名手下实在是恨之入骨,司马飞龙、帛氐奴、赵广领导的暴动很快成了气候,攻占了不少郡、县,直逼成都。

仇池国军也趁机对汉中地区发起进攻。

暴动前后持续时间长达近几年。叛军人数最多时接近二十万。

后来,益州刺史刘道济病死,朝廷命令梁洲刺史甄法护代管益州,要求他率军平息暴乱。

甄法护折腾很久也没什么进展,被朝廷免职。由其兄甄法崇接任益州刺史。

甄法崇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斩杀奸臣费谦。就是刘道济刺史府长史,首席谋臣。

同时在裴方明击退成都周边叛军后,让裴方明先护送刘道济灵柩东归。

朝廷这时又下旨起复任用萧思话督南秦二州诸军事、横野将军、梁洲刺史,率军出西部平叛。

萧思话何许人也?他是孝懿皇后萧文寿之侄子,前将军、封阳县侯萧源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