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恳请陛下下旨从南方诸地调配粮食运往北平等地,以备不时之需。倘若最终没有出现饥荒,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儿了,这些调配来的粮食也可当作军粮储备起来,或者用于酿酒之类的营生。
另一方面,世子也得想办法妥善安置那些移民和流民,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才行。这样的话,即便他们今年没能赶上开荒种上粮食,也不至于手里没钱,到时候买不到粮食。”
朱高炽听了王珏的建议,微微点了点头,说道:“这些孤自然是清楚的,孤也已经下令让各处工坊以及西山那边扩大生产规模,尽量多招些工人,安置刘敏,也能让官府增加收入,以备不时之需。可这终究是杯水车薪,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就算孤上书父皇,请求从南边调配粮食过来,可这粮食何时能到,也还是个未知数。若是这期间爆发饥荒,就有无数百姓遭难。
孤也曾想过从周边地方采购粮食,只是这些地方这几年饱受战乱之苦,能勉强自给自足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供出售,况且,孤现在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去采购。”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到银子的事儿,王珏脑海中突然又想起了之前自己的那个想法,于是便向朱高炽建议道:
“世子有没有考虑过入股属下的产业?也不需要世子投入实实在在的银子,只要在世子方便的时候,当属下推出一些新东西时,借用一下世子的名望就可以了。到时候世子手里有了银子,即可以拿来赈灾,业方面日后在朝堂上走动。”
朱高炽一听,立马就摇了摇头,神色严肃地说道:“不可!父皇登基为帝,孤身为嫡长子,是万万不可经商的。一旦被旁人知晓了,世人定会认为孤沾染了不良习性,是一个追逐私利之徒,有损皇家的威严。而且父皇登基之后,一应礼制全部延续高祖时的规定,皇子藩王是不可参与士、农、工、商这四民之业的。”
王珏听朱高炽这么一说,心里明白这条路是彻底走不通了,不过他脑子转得快,很快又提出了一个变通的想法:
“那世子可不可以让亲戚出面代劳?比如世子妃的兄弟姊妹之类的?”
朱高炽听了,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你的好意孤心里明白,但是外戚也是不允许经商的。不仅如此,就连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也不得经商。官员们本身就手握权力,若是再去经商,那岂不是要与民争利了?而且倘若官员或是外戚通过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难免会滋生野心,这对我大明的安稳可是会产生不小的影响。”
朱高炽看着王珏,又补充道:“孤觉着父皇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对你进行封赏,恐怕也是因为知晓你手里面经营着些产业,而且颇为热衷于商贾这一行当吧。所以,就算日后对你有所封赏,那肯定也不会是品级太高的。除非你能舍弃掉那些产业。”
王珏对此倒是不太在乎,毕竟他对官场那一套本就没多大的兴趣,但是这些产业不但是王珏在这个时代的一次次尝试和突破,也能为自己今后的计划提供资金,让他舍弃是万万不可能的。
只是王珏还是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就大明官员那点微薄的俸禄,还不让人家搞点儿商业活动,这当官的也太辛苦了些吧。
经历过后世工商业蓬勃发展时代的王珏,心里自然明白工商业所蕴含的巨大潜能。可在这个时代,统治阶级对商人的认知却截然不同,在他们看来,商人是没有任何产出,不能提供任何生产价值的职业,他们只知道追逐利益,这与儒家尤其是程朱理学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所以商人才会地位如此低下。当然了,这或许也跟当下这个时代生产力太过低下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王珏心里清楚,想要解决当下北平等地即将面临的粮食问题,无非就是从两个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