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亲和光环,取麻绩丝(2 / 4)

夏岚开口便问到:“先生,这天气热得很快,这麻布是否该造出来了?不然……我们的内外衣物怕是不堪使用。”

之前不说这事,只因冬季天冷,衣服匮乏,大家的棉袄、中衣、小衣都穿在身上保暖。

即便如此,最冷的十一二月还是靠紫麦和系统建筑渡过的。

如今她们练武有成,天气一热,棉袄早穿不住了,中衣和小衣差不多都穿了一两年,老旧得厉害。

其他人多少有衣物替换,春夏秋冬却只有身上那套。

萨兰珠反正基本不动,暂时无妨。

四女每日要练武发力,衣裤崩口开裂之事不时发生。

彼此熟归熟,这种事还是很让人尴尬的。

而且古代纺织品没有化工合成材料的参与,布料穿洗多了,韧性堪忧,极易破损。

哪天众目睽睽之下,里啊个中衣小衣齐开口,那就太尴尬了。

秋冬二女对此事的急迫性还要胜过春夏她们,可又不擅纺织,只能说好开工后全力帮忙,便催促春夏来找顾恪说。

顾恪感知力顺势在她们衣物上一扫,就发现腋窝和靠下的后方某处有多次缝补的痕迹。

正面只用双眼就能发现衣带连接处也有多处缝补。

他顿时明白了怎么回事,拍了拍额头,果断拍板:“还好有你们提醒,大家确实需要添置些新衣物了,那这些天便先做这事吧。”

给众女一说,几乎是欢声一片。

这可是古代,还是猫了一东之后,没谁不想要新衣服。

如果有,那必是衣服太差,穿不出来。

从熊家村换到的草麻已在仙田里小规模繁殖了两个多月,陆续收割,积累下了不少。

先收割的品质较差,被拿出来做试验。

熊家村的草麻品质为低劣,成熟时大概有四五尺高,整体呈绿色,笔直的杆约小指粗细,顶端七八片宽大的叶,杆中间部的枝叶叶则很少。

掐头去尾,中间长杆的外皮才是制麻线的原材料,皮内杆芯发脆易折,几乎无用,一般都是扔掉。

但如今在仙田里长出的草麻品种已变为碧麻,品质为低劣,高度超过了六尺,杆比大拇指还粗,色呈墨绿。

白生生的杆芯不脆倒韧性极佳,用力弯曲后又会自然回弹,类似老娘用来抽人屁股的藤条,倒是可以用来做篮筐之类的框架。

因为每次收割的麻不多,春夏她们都是顺手就进行了处理。

剥下的外皮用水浸泡一夜,再用剥马刀去青取麻。

剥麻刀是有浅u形刀口的小工具,与剖开的竹筒差不多,造型简单,体积又小。

弄回草麻后,顾恪就顺手用紫竹做了几个,反复小修改,多次制造,只用两个时辰就给它们刷上了坚固特性,够用很久了。

去青取麻时,用细竹筒套在一只手的大拇指上,将草麻外皮一头压在u形刀口中,另一只手快速将外皮从刀口和压紧的细竹筒间拉过。

u形刀口就会把青刮去,只留下最坚韧的碧麻纤维,再挂起晾晒干后,得到的就是粗麻。

粗麻可以搓成股,再两三股交缠在一起,就是粗细不一的麻绳。

不过山谷里有铁线藤,可以作为绳子使用。

而且铁线藤皮中的纤维不易取出,取为纺纱材料太费力,只用来当缝线,少量使用。

因此春夏她们的事先处理也就到这一步,没再弄什么麻绳。

此刻再加工,便要绩纱。

先将粗麻浸水半盏茶工夫,用手指甲将其破成更细的丝,再两两接头成线。

这是一个繁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