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章亲和光环,取麻绩丝(3 / 4)

细致的工作,手工完成更是费时费力。

好在这事不费脑子,众女都是入门武夫,手灵眼活,速度飞快,不到一个时辰便接好了试验用的麻线。

麻布是平纹织物,基本原理与竹编、草编一样,都是用的经纬交织法。

晾晒后缠绕成大圆的麻团可作经线,绕成略扁的麻团子则作纬线使用。

作为经线的麻线还要整经,也就是将它们在两根分开竖起的短杆之间崩紧,可以提高织出麻布的质量。

然后,顾恪做了几个筘板。

筘板一般用竹子做成,也称竹筘。

它呈长方形,上下长杆中均匀固定竖立的多条细篾片,篾片之间就是筘眼,是穿如线的地方。

将两根经线从筘眼中穿过,就是所谓的“丝丝入扣”。

将经线分上下两层,拉伸开,用面粉熬的浆糊给线重复几次上浆,刷匀后用筘板滤过。

这样会在线上形成稳定的浆膜,使线表面的细小毛羽收束,避免织造过程中,线之间因为毛羽纠缠而使断头率增加,也能让麻布穿起来更细腻舒适,不那么扎人。

再等麻线晾干后,就可以上织布机了。

织布机不算太复杂,主要就是机架,羊角辊、卡尺、提综、筘板、脚踏板、梭子这些。

整体外观有些类似一个长方形的单人床框架,再加“半截蚊帐架子”似的吊柱,用于挂上提综和筘板。

两个提综分别负责奇偶数的经线,脚踏板用绳连接提综,带其抬起落下。

奇偶数的经线就会交替分为上下两层,每次交替,梭子就带着纬线横向穿过两层空隙,并用筘板回压打紧。

羊角辊和卡尺会固定、卡紧经线,直到织完一段经线,再放出一段,如此重复到经线用完为止。

麻布长度取决于经线长度,宽度取决于筘板长度(筘眼数)和麻线粗细。

第一次试制,麻线并没有弄太细,筘眼也只弄了二百个。

最后织出来的麻布宽约尺半,色呈米黄,看着经纬线有些粗,但还算平整,手背扫过依然有些许毛刺感。

当然,练了黑煞掌后,这种程度的毛刺感对他没什么影响。

春夏二女笑逐颜开,连连说这麻布光滑平顺,穿上肯定很舒服。

顾恪却疑惑:“这,穿身上不怎么舒服吧?”

两女闻言,不禁一愣:仙田里产出的草麻质量远超寻常,做麻线顺滑又坚韧,这都还嫌差?

但春霜见肤色日渐白皙的顾恪,有点明白过来,试探着说明:“这麻布刚织好就这样,洗几次后会更平滑,不会那么刺人的。”

口中解释,她却在心中嘀咕:仙人要求果然非同一般,这种品质的麻布都快赶上丝绸了,居然还嫌不舒服。

一旁柏素清拿过麻布,在手里摩挲着,微微颔首:“这布委实不错,若还嫌粗砺,那只能用石头磨几遍贴身那面,但会更早破损。”

顾恪果断摇头:“如此粗糙怎能穿在里面,还是留着做外衣吧。”

顿了顿,他才安排到:“这些麻线来自品质差的那些草麻,用来做外衣就行。后面那些品质好的草麻,把线弄细些,做出来的麻布再用来做贴身衣物。”

“缺什么工具给我说,织布机有问题也可以改进,绩线可以让大家空闲时帮忙。”

“最好下个月时,大家都有舒适合体的新衣换洗。”

众女对此决定毫无异议。

幸亏卫浴房弄好后,她们每日都能淋浴冲洗,才没有整天浑身汗臭。

但没换洗衣物就只能入夜后洗衣,睡前放到烘炉边烘干第二天穿,实在很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