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非要上擂台打得鼻青脸肿,骨断筋折才行。
小满和萨兰珠的一大乐趣,就是带着零食饮料去围观。
只要乐意,她们可以从福地居民每天下工后的傍晚,一直看到子夜前。
没错,玉龙福地四大镇的擂台就有这么热闹,每天需要上擂台解决恩怨的人都有好几十对。
这其中有他们身处福地,伤势恢复特别快,不死几天就能活蹦乱跳的缘故。
老居民本就是仙山铁杆中的铁杆,照样不能阻止彼此之间发生巨大矛盾和冲突。
而老居民与新移民这两个数量巨大的群体,更不可能杜绝分歧和摩擦。
顾恪先立下规矩,为后续减少了诸多麻烦,起码没人能摆出“我弱我有理”的态度占人便宜。
哪怕大多数诚心者不会如此,但就怕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事实上,新移民确实不太在乎“债务”问题。
能在大变后立刻得到仙山救助,进入玉龙福地,小命安全不说,还能衣食无忧,这已经很好。
玉龙福地那大片闲置土地里青青绿草更是让人眼冒绿光。
要知道,此刻外界天气大变,到处人心惶惶,都担心明年的粮食问题。
而此刻他们眼前却是上好的土地,等待开垦。
仙山规矩也从老居民那里快速传遍新移民耳中,交够仙山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哪怕分成比例是九一——仙山九居民一,也没谁觉得吃亏。
因为这里的土地产出是外界的数倍,品质也比外界好上不少。
即便只拿一成,也不比他们在外面种地收获少。
收获还能直接交给仙山,换取各种资源,转交给外界的家人。
如此一来,他们这些老弱妇孺也养活家人,不怕他们缺衣少食。
至于仙山收走的九成,那也是低价给外界百姓,救助更多人,而不是落进仙山的腰包。
对此众人也毫不怀疑。
这些年仙山救助困苦百姓的事太多了,多到随便百十个人里总有几个亲历者。
自己都是靠仙山救助活下来的,谁敢开口嫌弃仙山太大方?
大多数百姓都有朴素的道德观,肯定不会接受这种端着碗骂娘的行为。
再说跟着仙山救助更多人,既是响应仙山号令,还很容易让人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形成后,大家就会下意识遵行。
因此新移民到来的第二天,就开始出工,开垦新田地。
再过几日,顾恪培育的异种苔草种子发了下来,轰轰烈烈的种草行动就在玉龙福地展开了。
凭借所有福地地利第一的优势,异种苔草在这里可以做到一年十熟以上,也即是说一个月出头就可收割一次。
赶在九月份结束前,玉龙福地的第一批种下的苔草终于成熟,并进行了收割。
因开垦新田地和播种一直在进行,苔草收获也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陆续成熟。
从这一天开始,玉龙福地就进入了持续收割模式。
所有人都在忙碌着,心情却无比愉悦。
哪怕苔草不是粮食,但看着晾晒好的苔草被扎成规则的一卷卷,在打谷场里堆放成小山。
晾晒好的苔草大致呈金黄色,只有丝丝细小的紫色,大批集中在一处,阳光下彷如座座金山。
仙山将其全数收走,然后居民们该得的那一成,自动换成等价的粮食物资发放下来。
拿到自己亲手赚取第一笔收获,新移民们兴奋无比。
即便到手时已扣除了偿还老居民的那部分,这次所得也依旧够他们吃用两三个月。
苔草三十来天一熟,那干上小半年就能有一年温饱,剩下大半年全是纯赚。
就这还是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