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章紧急收容,大迁移(3 / 4)

除了安家耗费之后。

待到五年后债务还清,他们收入还会小涨一两成。

干一个季度,全年吃饱不是梦。

福地新移民欢喜不已,但顾恪却没甚工夫开心,因为外界大武的局面更糟糕了。

一个多月时间下来,寒露节气已过,霜降就在眼前。

之后便是立冬,那时最难熬的冬天即将来临。

而永恒冰峰第二次,也是大规模崩塌后,日光带来的温度骤降,大武如今的气温已低于往年入冬气温一大截。

立冬就罢了,后面小雪大雪可以顶一下,但冬至之后的小寒大寒要怎么办?

数九寒天的滋味,北方人都知道。

冬天气温在零度左右徘回的地方勉强还行,可北漠不少城池冬季气温经常接近零下十度,今年很可能变成零下二十多度。

这要怎么顶?

二轮武夫血气充沛,可也不能一天十二时辰不断激发。

零下二十多度,即便留在屋内,停止激发血气几个时辰,二轮高手照样被冻成冰棍。

顾恪只能出手,通过秘境中转,将北漠最冷所在的城池百姓搬迁到了南野。

原地安置是不可能的。

一旦气温继续降下去,除了拥有福地的城池,北漠的所有城池百姓都必须迁走。

今年大武粮食大范围减产、绝收,一庭三国皆自顾不暇,根本没余力为北漠持续输血。

搬迁的最大好处,是无需担心北漠百姓在南野国被冻到。

气温骤降的南野国降个十来度,也比北漠往年的冬季暖和,不用花费大量资源去救助他们。

真正麻烦的是中庭北部。

这里以往就聚集了大量从北漠迁移来的百姓,人口数量和密度远胜北漠城池,搬迁难度高出几十倍不止。

即便有顾恪用秘境中转,那也得他们自己赶到最近的福地城池。

相距几百里的城池还好,如今全民练武的百姓带上全副家当,辛苦个十天半月,总能磨蹭过去。

可相距上千里,乃至几千里的城池百姓就麻烦了,保守估计也要两三个月时间。

那时最冷的小寒大寒到来,他们却在路上,一个不好全家冻死路上都不稀奇。

但这百姓数量实在太多了。

之前就说过,北漠是四国人口最少的一个,那也是破了百亿的。

经过数十年或大或小的迁移,一小半都在大武北部,也是此次遭遇天气巨变的重灾区。

几十亿人口的大迁移,放在上一世都没谁敢打包票的。

顾恪又不是键盘侠,不可能把他们当成策略游戏里的居民数字,以为点点鼠标就能搞定一切。

事实上,如此规模的大迁移考验的就是基层组织保障能力,没甚额外有效的办法。

他只能让北漠、中庭官府的“友好人士”全力以赴,基本保障,辅助完成迁移。

这对两国也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知道,任何时候百姓手里的存储的那点粮食物资,都肯定不如统治阶层多。

人没吃没穿,更是甚么都干得出来,到时候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就是他们这些狗大户。

以现在大武百姓的平均实力水准,没武尊当靠山的势力,根本不敢保证安全。

即便武尊也只能保证治下几个重要城池的安稳,稍微小一些的也没办法。

武尊是最顶层,不是看门老大爷,让他们兢兢业业下乡当治安员?那这武尊不特么白当了。

所以官府和地方门阀、势力都很清楚。

现在每送走一批人,就能为治下减少一批潜在暴民。

加上有仙山帮忙送人去南野,那总有机会将这种危险消弭在萌芽状态。

至少现在百姓们普遍手里还有粮,最少的都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