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像,缺口都一样...”
是的,光是醒悟其实是远远不够——就像是有人在地上,抬头看见了月亮。却只能看着月亮而到达不了,终究是沉浸在苦痛之中。
要入和到达月亮,需要有一种途径...
就好像普通人要成为不普通,必须拥有独一无二的东西。
这样东西是什么,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
勇气,就只有勇气。
那种为了某种心里的执念不怕危险,不肯屈服,不在绝望下软弱的孤注一掷的勇气。
而这种勇气就是如今很多人所缺失的。
某乎上有人评价说:
我们这个社会,充满了可见和不可见的各种规则,分成可见不可见的各种圈层,眼花缭乱而又总是让人无所适从,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是随波逐流,而非乘风破浪。
归根到底,没有心中的那一点“定”。
没有种下,没有不断发现,没有为之坚持。
没有,就是npc;有,就是可以围绕它一点点生长出来新的可能性,有一天会成为打开新世界的一条条路,一把把钥匙,然后问着:
“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最后收归长音:“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
了解了故事的内核,《孤勇者》其实并不是个难理解的事情,难描述的故事。甚至这个故事已经在这一段唱完就已经展开了画面,也会是个...
“是个听众都会爱上的故事。”说完,邓柯都有些惊讶于自己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
毕竟听众这个词可太广了。
要做到一首歌说听众都会爱上,首先起码得让听众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满意度吧:而这个标准看下来,《孤勇者》倒也确实是仅仅是听旋律就很抓耳,节奏也很不错。
而它的副歌部分,有些人或许没有特别清楚其中的含义,但绝对是气势到位了。
“我觉得也不错,但还差了点意思。”
而难得郑楠有了不同的意见:“我能感觉到他的情绪,但是还不够。”
是的,不够。
歌词里的人是从底层一路上爬,那过程必然不会美好。
是伴随着声嘶力竭的情绪。
还有更深的东西。
换句话说在她的眼里这首歌的层次不够彻底,未能像是歌词里所描述的故事那样,挖掘出其中真正黑暗的部分,甚至说歌词还有点过了。
这也很正常,对于没看过动画的人,对于心中没有点少年意气的人或许是这样。
但...为什么非要去迎着这些口味呢?
“我觉得挺好的,真要唱的太极致,也未必能符合大众的胃口。”
这时候出来说话的,必然是山河。
从第五期认识许贺开始,到决赛演唱最后一首歌曲,他对许贺的滤镜愈发深刻。
但他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为什么,就非要让大众喜欢那些背后真实的黑暗呢?”
无论是乐评人,还是其他什么的评论家,好像都很喜欢提出一件事情,就是不够深刻,不够真实,不够贴切。
但未必世界上的事情就都是需要这么深刻的。
哪怕他是许贺,也是如此。
许贺也应该有权利唱简单的歌,唱词曲没有那么完美的,唱大家喜欢的。
山河顿了顿,开口道:“甚至,大众比我们都懂得小人物背后的黑暗面了。”
是啊,开什么玩笑呢。
他们现在都已经算是功成名就,在业内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了。
谈起当年的悲催往事,都有点褪色的感觉。
而相对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