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票房成绩(2 / 4)

愤怒冲上了头,没有太多层次,只是语气加重甚至显得有些狼狈地各种质问。

也不是不能这么演,但他这么演完,质问结束之后,就没有了。

怎么可能没有了?

现在的情况,应该是第一层。

几位电影人以为自己是优势,所以应该胸有成竹的是李家辉,他应该更强势、更自得、甚至还要更冷静一些。

所以换到这个时空里,许贺一样的质问,一样的怒吼,但却是不一样的眼神里紧紧地盯着齐乐山,始终保持着观察的状态。

他绝对不是那种单纯的上脑的状态,因为他刚才的怒吼,就是为了背后的秘密。

所以现在许贺坐了回去。

镜头给了他一个侧影,他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是嘴角挂上了笑意。

轻而易举获得的答案,不是他想要的。

意料之中的答案也不是。

李家辉以为自己挖掘到了事情的真相,就像是所有人都背阴霾掩盖时候,他发现了晴天。

这就是李家辉本该起的作用,他发现了不同寻常,发现了镣铐,发现了杀手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有其他人的辅助,但最终就是他。

画面再转到许贺的正脸,这次几乎是怼脸拍,怼脸到观众好像直视他的眼睛一样。

这个眼神里,闪过了一秒钟的得意。

观众也觉得不意外,这一群电影人相对来说都像是无疑卷进案件的乌合之众,只有这个原来的记者,现在的编剧发现了华点,所以他理应得以。

甚至他此刻要是环顾四周,甚至嘲讽一番,都很合理。

毕竟刚才大家可是很排挤他的。

可许贺却并没有这么做,他甚至多那么0.01秒的眼神都不给,而是转瞬间就消失在阴影里,又恢复到最开始那副状态,整个人都显得一种刺棱棱的,又很淡定。

好像是刚才的质问是另一个人一样。

反差如此巨大,以至于让观众有一种恍惚之感。好像现场的所有都被他把握在鼓掌中,其他人都是背景,都是辅助。

这才是李家辉在这个本子里应该有的表现,他是主角,他是灵魂,他是推动着一切往前走的关键人物,他发现了太多真相...

而不是泯然在这其他的人里。

也就是到了这里,观众也就彻底确信了李家辉的领导地位,将会带着大家一起破案。

并且一定能找到真相的那份信心出来了。

而这一切都要多亏许贺的表演,没有那种近乎于妖孽的高光时刻,却平稳内敛和锋芒毕露交替。然后,把这个故事讲的稳稳当当。

...

“唰唰唰...”座位上,傅涌涛已经不知道写了多少东西了。

看电影这种东西,有什么感觉必须第一时间记下来,转瞬即逝的真实感受,就是他们写影评的关键点。

不过这种感受其实很多都不值得的记下来。

甚至有时候碰上电影烂的,整部戏下来,一个都记不住:

啊,这里是模仿的XXX经典电影的情节,结果这么简陋也是无语;这里太套路化了,看到上一步就下一步要做啥,无趣;还有那里,怎么能这么拍?逻辑有误好吧!

于是两小时出来,我翻开本子一看,这本子上没有纪录。

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太过套路”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辣鸡”!

可换到《扬名立万》这边...

写了满篇纸,不是为了剧情,而是演员们。

傅涌涛是看过剧本的,所以整体框架他是知道的,很明白几位演员演的都是相当到为位,尤其是许贺,他开着上帝视角来看,简直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