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最该万死,因为臣养的是精兵,只有几个士兵的粮饷合起来才能养一精兵,这是各边的通病,并非始于臣父子二人。”吴襄叩头道。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崇祯也不想深究,崇祯让吴襄起来,继续问道,“既是精兵,那此三万人想必都是骁勇善战之兵。”
吴襄心知崇祯已经有心要调关宁军入京,说道:“如果这三万精兵皆是悍勇无畏之士,成功何待今日?臣父子二人能用之兵不过三千人耳!”
三千人?
从八万变成三万,又从三千变成三千,崇祯实在忍无可忍,厉声质问吴襄道:“三千人何以抵挡闯贼的百万之众!”
吴襄诡辩道:“这三千人并非寻常士兵,臣父子二人只吃粗粮,穿粗布衣裳,只为省下细酒肥羊,绫罗绸缎以供养这三千士卒,因此这些士卒皆是悍勇无畏之死士!”
此时崇祯已经是郁闷至极,南阳王给他送了十万两银子,加上之前沈廷扬上的防疫疏,京营的瘟疫情况有了一点点好转的苗头,不过能战的京营士兵还是不多。
三千就三千吧,至少是三千精兵,总比没有好。
“若是调这些死士入京需饷银多少?”崇祯问道。
吴襄想都没想,狮子大开口道:“需饷百万!”
崇祯被吴襄报出的饷银给惊住:“即使以八万人计,也无需如此之多的饷银!”
南阳王承诺开台成功之后每年输白银百万两以资国用,这在崇祯眼里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合着这百万两白银只能养得起你吴襄父子的三千关宁军家丁?这哪里是养兵,明明养的是天兵天将。
吴襄和崇祯非常认真地算了一笔账,说一百万还是少的了,这三千人在辽东有价值几百万两的庄田,入京师之后怎么补偿他们?关外的六百万百姓怎么办?如何安置,安置在哪里等等。
崇祯被吴襄说的脑壳疼,只得作罢,打消了让吴襄父子的关宁军入京师的想法。
现在崇祯的全部家底就内库存银七万两,算上南阳王给的十一万两白银也不过十八万两白银。他崇祯砸锅卖铁,撑破天也就只能搜罗到四十多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