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黄斌卿造反(2 / 5)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5728 字 2022-08-04

郑彩是郑芝龙的从子,不是亲儿子,要是换做是郑森,甘辉多多少少还卖郑森些面子,听从其建议。但甘辉现在面对的是郑彩,甘辉不打算卖郑彩这个面子。

郑彩是郑氏家族内部的自己人,就算郑芝龙对其责罚也不会太重,但甘辉就不一样了,他不过失郑芝龙的拜把子兄弟。

郑彩辩驳甘辉不过,甘辉又是郑彩的长辈,郑彩只得听从其建议,率残存的舰队撤退。

见郑家水师撤退,王远下令稍作追击,旋即也北上撤退回羊山军港休整。

当然,竹堑距离彭嘉山更近,基础设施也更好。毕竟羊山军港才刚刚成立不久,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工匠都远不如最早经营的竹堑。

不过王远还是求稳,能不涉险就尽量不涉险。

目下闽台海域郑家水师的舰船众多,他们刚刚经历大战,海军官兵们早已疲惫不堪,以郑家水师的实力,完全有可能再派遣出一支同等规模的舰队。要是遭遇上了,北洋海军势必遭受灭顶之灾。

而福建以北的海域,郑家水师的力量极为薄弱,制海权在他们手中,相对而言更加安全。

此役北洋舰队击沉对方大船十艘,小船三十三艘,负伤而逃的的敌舰不计其数。自身的损失也不小,己方旗舰重伤,海蛟级战舰被击沉两艘,重创两艘,海鲨级被击沉四艘,重伤七艘,剩下的战舰多多多少都带点伤。

旗舰上,王远面色凝重的看着汇总来的战报,这样的交换比不算难看,只是北洋舰队遭此重创,不知闽王是否对这份答卷满意?

相比海洋上的艰难鏖战,弘光朝在陆地上对靖武小朝廷的进军则要顺利的很多。

冯双礼兵不血刃攻占福宁州州城后,连下宁德、罗源二城,兵锋直指福州城。

靖武小朝廷闻之大震,急忙在连江构筑起防线,以防止冯双礼进一步南下。

经过上一次的教训,冯双礼用兵谨慎了许多,进入福州府境内,尤其是攻打罗源县县城的时候,冯双礼已经感觉到了对方的兵越来越多,战斗力也越来越强。

冯双礼清楚仅凭一标闽王军难以攻占重兵戍守的福州城,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巩固已经占领的地区,和左良玉部遥相呼应。

要想拿下福州城,他必须和左良玉合兵一处才有把握。

左良玉一路进军也还算顺利,除了在仙霞岭遭遇到了比较顽强的抵抗之外,建宁府境内的浦城、建阳可以说是不战而下。

就连建宁府的府城,福建行都司所在地建安也没废多少功夫就拿了下来。

在拿下建安城之后,左良玉顺江而下,兵锋直指延平城。只是在进入福建境内后,左良玉的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影响了进军的速度。

最后一路就是由江西赣州入福建的黄得功,黄得功亦是连下长汀、上杭等闽西重镇,逼近漳州府的龙岩城,闽南二府为之震动。

在陆地上,靖武小朝廷可谓是三面楚歌,岌岌可危。

南京紫禁城,朝臣们正在上早朝,龙椅上空无一人,朱琳泽端坐于龙椅之侧,主持朝政。

朱由崧现在沉湎于酒色,连朝都懒得上,朝政全部由闽王负责,朱由崧上不上朝已经不重要。没有朱由崧,国家机器照样运转。

藩王监国摄政虽然有违祖制,但正如闽王所言,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再者闽王摄政也是目前弘光朝最好的选择,对百姓也宽厚,在民间素有贤名,江南的百姓对闽王摄政监国一事并无怨言。

“而今海陆两军俱已奏捷,实乃天佑我大明,臣以为应当乘胜追击,直捣伪福京,一劳永逸,彻底解决闽粤两地之动乱。”

说话的是新晋平贼将军的方国安,自北伐辽东归来,马士英昔日所倚仗的黄得功越来越倾向于闽王。马士英转而拉拢定海总兵王之仁、方安国等浙江一系的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