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士英还想拉拢黄斌卿,但黄斌卿并不买账。朱琳泽也清楚黄斌卿不买账的原因,黄斌卿已经和郑芝龙暗通款曲。
北洋舰队在彭嘉山海战结束后北返羊山军港之际,黄斌卿乘机偷袭北洋舰队,造反之心昭然若揭。
无奈黄斌卿的水师太过拉胯,郑芝龙就算给黄斌卿输血,又是送炮又是送船,短时间内也无法提升黄斌卿所部水师的战斗力。
黄斌卿造反归根结底是朱琳泽故意给逼出来的,朱琳泽一向冷落黄斌卿,黄斌卿的军饷也不给足数。而浙江其它总兵的军饷则是如数发放,这让黄斌卿心生不平。
与朱琳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靖武小朝廷又是给黄斌卿加官进爵,又是给黄斌卿送船送炮,送银子送美女,给的实在太多了。
黄斌卿心里也清楚舟山地近浙江,闽王海军实力强劲,在舟山公然反叛弘光朝不是明智之举,但黄斌卿还是决定搏一搏。
黄斌卿公然造反正中朱琳泽下怀,他在决定开台之时,就垂涎舟山已久。
“臣愿起兵入闽,以助冯标统攻打连江,直取伪福京。”
面对方国安的表态,朱琳泽并不急于回应,而是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朝臣们的反应。
朱琳泽清楚方国安的心思,方国安见捷报频传,想跟着进福建摘取胜利的果实。
“臣愿同往!”王之仁跟着表态,表示愿意和方国安一起进兵福建。
一旁的马士英并不着急开口,他也在等朱琳泽的反应。
虽然捷报频传,朱琳泽依旧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冯双礼给他上报的捷报没有水分,但左良玉和黄得功上传朝廷的捷报水分还是很大。
左良玉和黄得功营中皆有情报局的探子,这些探子传回来的捷报和左良玉、黄得功的官方捷报在歼敌数字上差别很大,仅仅只有官方捷报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之间。
而这些被斩获的叛军,多数还是已经放下武器的卫所兵。
相比左良玉和黄得功的捷报,朱琳泽更愿意相信军情局的探子传回来的情报。
单从歼敌战果方面考虑,功劳最大的并不是在陆地上,而是北洋水师在彭嘉山海战所斩获的郑家水师水卒。
具体的歼敌多少无从考证,但根据王远和麾下船长们的估算,此战所毙杀的郑家水师船员少说也有六七千人。
这五六千人可是实打实的郑家精锐水卒,不然郑芝龙也不会让郑芝豹亲自统领,郑彩、甘辉一同出征。
当然,朱琳泽的海军损失也不小,朱琳泽不心疼船,而是心疼阵亡的两千船员,尤其是炮手和船上的指挥官。这些可都是宝贵的技术人才。
“孤想听听诸位臣工们的意见。”朱琳泽面无表情地对御阶下的朝臣们道。
他可不想做崇祯,听沈廷扬、倪元璐、李邦华等人说,崇祯非常勤政,作息规律的离谱,还没到而立之年的时候两鬓就已经能看见白发。
这些朝臣要是有能用的,朱琳泽也乐于任用,只要有真才实学,能干实事的大臣不论党派,皆可任之。
左懋第便是很好的例子,换做是以往,左懋第出身东林复社,东林复社又刚刚谋反另立新君,左懋第的政治生涯可以说是宣判了死刑,不治罪都已经是仁至义尽,更不用说还让他出任巡抚。
“臣以为不可急于求成,伪朝虽败,但精锐尚在,福州城墙之坚虽不比南京,但怎么说也是个省垣,想要拿下也非易事。”
郑森沉吟片刻还是站出来说道,郑芝龙有多少家底,满朝上下没有比郑成功更清楚的了。
朱琳泽点点头,他也认同郑森的看法。福州是肯定要收复的,但至少要等左良玉和冯双礼合兵。
冯双礼的一标人马要是轻敌冒进,给靖武小朝廷包了饺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方国安和王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