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排脓(3 / 4)

果来看,咯血确实好转了许多。但高尔夫球终究是一种异物,直接塞进重要的胸腔里,时间久了会不会有问题?”

“确实会有点问题,就算没有问题,以后等条件成熟了也得拿出来。”卡维简单做了介绍,“这个病人的肛周脓肿范围太大了,如果切开,只能造成更严重的溃烂。就算做好消毒工作,切口可能三个月都没办法长好。”

像这样的病人,就算放在现代也非常凶险,很有可能今天体温在38左右徘回,明天眼睛一睁就发现脓腔周围开始坏死了。

接着就是感染性休克,然后当晚多器官衰竭,都不用等到第二天。

而手术也没好多少,尤其是在抗生素和消毒能力都十分贵乏的现在。切开脓腔确实不难,难的是在切开之后如何做到有效引流,如何让新生肉芽长成皮肉。

很多大脓腔切开后渗出不断、后续新生脓液不断,想要将这种进入肌肉层的打切口彻底弄干净所需时间都是以月计。

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更麻烦的在于能把肛周脓肿熬成这种大脓腔的大都有些基础病。最常见的就是内分泌疾病中的代表——糖尿病和风湿中的翘楚——红斑狼疮,都和感染亲和力极高。

现代医疗肯定会尽量用药物来对抗这两种慢性病,再配合上足量抗生素和一系列精细的外科护理。

可现在没这种条件,卡维甚至都不愿意去深究病人的身体基础问题,因为那就是个无底洞,最后也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诸位还是更在意手术台边的技术啊,但其实下了手术台更关键。”卡维看着他们仿佛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外科不止有切除,也不止有刚才那种新型的治疗方法。”

他的理念明显要超过在场其他人好几代,也就三位助手跟了他一段时间才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尤其是塞迪约这样上了年岁的外科医生,很难明白术后切口处理的重要性:“我承认排脓有一定的技巧,但术后能否愈合完全看运气,如果病人身体本来就不太好,我们也没什么办法。”

这理由卡维在维也纳听了很多次了:“这儿有大针筒么?”

“大针筒?要多大?”

“起码得20ml。”

“没有。”

“那就用广口瓶吧,做好密封就行,效果也差不多。”卡维已经开始考虑手术之后的护理方案了,“就用剖宫产时连接吸引器的那种大瓶子。”

“那个有。”

“选五个,手术后要用。”

“要那么多?”

“库存不够?”

“也不是不够,就是觉得要的太多了。如果一次性全部拿走,手术剧场里能用的吸引瓶就少了一大半。”塞迪约不太明白这些瓶子的用处,“其实出血特别凶勐的剖宫产也用不了那么多瓶子,为什么要准备那么多?”

继续阅读

“既然不够那就多做一点备着。”

在医疗器械上,只要条件也允许卡维向来主张开源大于节流,对手术和术后恢复有用的东西就不能省:“偌大的主宫医院别那么小家子气。”

塞迪约哪儿知道瓶子是干嘛用的,就觉得只是一个瓶子而已,何必那么纠结。

要是换成别人他早就开始吐槽了,但现在提要求的是卡维,想要学到技术还是得够“虔诚”才行。尤其是那个高尔夫填充术,效果立竿见影,过程也不复杂,只不过看了一遍还不足以让他获得主刀的自信,还需要再多看几次才行。

“我让人去弄,今晚就能备足。”

“接下去是橡胶管,需要大概......”卡维做了个计算,“先搞10根。”

“那么多?”

“没有?”

“橡胶不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