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得立刻动身前往北京拜师,与王珏开怀畅饮,共叙情谊。
王珏读到马三保的回信,心中倍感欣慰。
西山工坊虽历经之前的灾祸,但正所谓不破不立,如今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正逐步走向新生。
山东那边传来的好消息,如同为工坊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自己与郑和的关系也愈发亲密牢固。等郑和开始主持下西洋工作,蒽油也将会大量的应用到造船事业当中。一切都如同春日里茁壮成长的幼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按照自己精心规划的方向,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在工坊的重建工地上,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不息。有的工人在搬运泥砖,他们喊着响亮的号子,齐心协力将沉重的泥砖搬运到指定位置;有的工人在精心砌墙,手中的瓦刀熟练地舞动着,将泥砖一块一块整齐地堆砌起来,每一道缝隙都力求均匀平整;还有的工人在安装设备管道,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陶土管道连接在一起,再用泥砖进行加固,眼神中透露出专注与严谨。二狗在煤焦油车间指挥着设备的安装,他大声地向工人讲解着安装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不时亲自上手调整设备的位置。
王珏看着西山热火朝天的场面也不禁心潮澎湃,这种对大基建项目的热情仿就像刻在华夏儿女的基因里面一般,他们总会对建设自己的家乡投入极大地热情。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