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马三保的永乐元年(3 / 3)

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料,犹如一位勤勉的学者,在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中探寻线索,与那些曾经远航海外的商人、使者们促膝长谈,虚心请教,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信息。他将这些资料精心整理、分析研究,以便能够更好地规划航线,提前了解各国的情况,从而为未来的航海活动提供更为充分、周全的准备。

这一年,他还修了一本《佛说摩利支天菩萨经》。此经的译者乃是释不空、释法天,马三保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出资命工部刊印流通此经。他自称“奉佛信官”“菩萨戒弟子”,在他的心中,摩利支天菩萨具有隐形自在的大神力,能够为人消除一切障难,增进诸多利益。

他刻印此经,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更是祈求菩萨能够垂怜庇佑,消除他在未来出洋航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一切障难,保佑他能够为大明和陛下带来更多的荣耀与利益。他时常在静谧的夜晚,于佛堂之中,手持经卷,默默诵读,那庄严肃穆的神情,仿佛在与菩萨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马三保想到,既然道衍大师不反对收自己为入室弟子,而道衍又身为僧录司左善世,在佛教界地位尊崇、德高望重,请他为经书作题记,无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这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出自己对佛家的虔诚信仰,更是对道衍大师的敬重与仰慕之情的最佳体现。

于是,他怀着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再给王珏彗星后不久,又修书一封,向道衍大师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这一请求,随后便在南京城中耐心地等待着大师的回应。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