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奉旨入京(2 / 2)

无论哪种途径,皆需朝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且非一朝一夕之功。”

朱高炽微微点头:“孤明白,只是时间紧迫,孤欲在父皇面前展现出对沥青产业发展的决心与清晰规划,你可有具体的实施步骤?”

王珏思索后说道:“殿下,可先在工部设立一个专门的沥青事务衙门,统筹全国的沥青探寻、开采、炼制与道路铺设事宜。选拔一批有学识、有胆识的官员负责具体事务,并招募民间精通地理、矿物之人加入其中。

再者,可在各地设立沥青情报站,收集有关沥青矿脉与猛火油矿的线索,及时上报京城。同时,属下也拿出沥青提炼之法,与各地学府合作,培养相关专业人才,为沥青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朱高炽听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此策甚好,孤回京后便与父皇商议此事。”

而此时在京城,朱棣在祭天地之后,心中对国家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思考。他深知大明经过多年的征战与建设,虽已初现盛世之象,但仍有诸多事务需要谋划布局。太子之位的确立,便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他期望通过此次册封,能为大明的皇位传承奠定坚实基础以稳定民心,同时也能激励朱高炽更好地承担起治国重任。

而沥青产业若能兴起,并加以妥善利用,无疑将为大明的军事、交通等方面带来巨大变革,进一步巩固大明的统治。

道衍在接到入宫面圣的旨意后,心中也在揣测朱棣的意图。他深知朱棣对自己的信任与倚重,但也明白在太子之位的抉择上,自己的意见虽有一定影响力,但朱棣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此次入宫,除了太子之事,自己弟子弄出的那套沥青产业的讨论或许也是重点。

他暗自思索,自己该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既能顺应朱棣的心意,又能为大明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能尽快的帮自己跌弟子在朝堂立足。

另一边,高阳王高煦在得知要回京面圣的消息后,心中则是五味杂陈。他本就对太子之位抱有很大野心,然而在探听了多方消息之后,此刻他对拿下太子之位的信心却产生了很大的动摇。本身朝中百官就以支持朱高炽者居多,近年来朱高炽的身体也在王珏的帮助下调理的大有改善,而且在北京期间,处理政务以及推行一些改进农耕。兴修水利、赈济救灾和兴办工坊等利民之事上颇有建树,这让他意识到自己在这场储君之争中已经渐落下风。

但他并未就此甘心,仍在盘算着如何在面圣之时,展现自己的优势,争取最后的机会。

穿越大明,从靖难之役开始